立秋的手抄报内容(系列五篇)
时间:2025-06-13 启新网立秋的手抄报内容 篇1
今天好热啊,我光着膀子吹着风扇趴在桌子上写作业。
这时爸爸回来啦,他用手拍了拍我的后背。“哎呀妈呀,好疼啊!爸爸你的手上长刺了吗?扎死我啦!”我一把拽过爸爸的手,啊?只见爸爸的大手特别粗糙,古铜色的手掌上长满了老茧,摸上去硬硬的,还有坚硬的小尖儿。我的手又白又嫩,可是爸爸的手……。“爸爸你的手怎么这么粗糙啊?”我心疼地抚摸着爸爸的手。“干活干的呗,干活多了就变成这样啦。”爸爸的语气很轻松。我抬起头看着爸爸,爸爸的眼角上多了许多皱纹,头上多了许多白发。“爸爸以后有些活可以雇人来干,别再那么辛苦啦!”爸爸抽回了手:“那怎么行?雇人得花不少钱呢,我可舍不得,钱还得留着给你上学用呢。”我一听爸爸这么说就急了:“爸爸,我现在上学花不太多钱。等我长大了,我也会自己打工挣学费。现在不都提倡勤工俭学吗?你该雇人就雇人,要不然你太辛苦啦,我好心疼啊!”爸爸用他的大手拉住我的小手:“儿子好好读书,长大以后做个有出息的人,不要像爸爸一样,只会种地。”我一把抱住了爸爸:“爸爸,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。你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是最棒的,你有一双世界上最美丽的手。”
爸爸看了看自己的手,又看了看我,欣慰的笑了。
立秋的手抄报内容 篇2
今天我介绍的是家乡的春节,也是小年,更是新的一个开始。
这天,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,也是过春节的彩排。晚上,天一擦黑,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,这是要吃水饺了,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,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,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。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,准备迎接新年的'到来。
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,这天中午十二点,家家户户贴对联。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。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,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,边包边看,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行,吃完水饺以后才能睡。
正月初一早晨,人们穿上新衣,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收压岁钱了,收完了压岁钱,就一起出去拜年,到那家串串,到那家走走,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。
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,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,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。初二晚上包好水饺,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。
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,这天必须要吃元宵,晚上一起放礼花,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,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。
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,春节过去之后,天气逐渐变暖,孩子们开始上学,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。
立秋的手抄报内容 篇3
经常听村里人的说,我妈妈年轻时是一个大美人,而且有一双纤纤玉手。手指细长而且光滑、娇嫩,见到她的手的人都忍不住想去摸一摸。可自从嫁给我爸爸后,特别是生下我之后,妈妈的手,有了惊人的变化:手指变粗了,手上到处是裂痕。
爸爸体弱多病,一家的生活就全靠妈妈的那双手。妈妈用她的那双手下地干活,用她的那双手操持家务,用她的那双手编织竹篮换钱来维持一家的生计。编织竹篮是对手伤害的一种活,可是我妈妈已经编了好几年了。在这几年里,有一件事深深的触动着我。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,当我从睡梦中醒来,看到屋里的灯还亮着,于是我就揉揉惺忪的睡眼,看看到底还有哪个没有睡觉。在那微弱的灯光下,我看到了头发有点凌乱的妈妈。她的手在不停的绕竹藤。在灯光的照射下,我突然发现了妈妈头上何时多了几根银丝,再细细的端详妈妈,心被刺了一下:妈妈何时老了?心中的那个疼痛促使我走下床来。我轻轻的走到妈妈的身边,问:“妈妈,你怎么还不睡觉啊?这天太冷了......”突然,妈妈的手引起了我的注意。“妈妈,你的手......”我心疼的说。“孩子,这天气太冷了,所以这竹藤很硬,。妈妈的手又干,所以手裂开了。”妈妈平静的说,好像在流血的不是她的手。
“妈妈,那快放下,先去睡觉吧,等手好了,再编吧。”
“孩子,到年底了,老板追着交货了。再说,要过年,我不多编一些,去哪要钱买年货过年啊。还要给你们买新衣服呢。你的一套新衣服至少也要妈妈编几十个篮子才行啊。”
“妈妈,我不喜欢穿新衣服。您去睡觉吧。”
“看到别人穿新衣服,眼睛都不眨一下呢。还不喜欢穿!”妈妈用手宠溺的点了点我的额头说。
妈妈的这一点,我感觉像被针插了一下。“妈妈的这手啊。”我快速的转身,害怕妈妈见到我眼里泪。
再次回到床上,我再也无法入眠:妈妈,长大后,我一定要买好多好多的药,把你的手变成像原来那样光滑、娇嫩......
妈妈的手,在我心中,它是一双世界上最美丽的手,永远珍藏在我心中。
立秋的手抄报内容 篇4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人屠苏。
千门万户曈曈日。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。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、喜庆心情的流露。经商人家。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: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。不过,据旧习认为,敬财神要争先,放爆竹要殿后。传说,要想发大财者,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。
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,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。如:
守岁
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,俗名“熬年”。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,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,从掌灯时分入席,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。根据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的记载,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。守岁的习俗,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,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。
吃年夜饭
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,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,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,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。在北方,大年初一的`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。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、切菜。此时,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,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,小店铺子传出的“劈劈啪啪”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,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,此起彼伏,洋洋盈耳,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。
除了这些以外,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。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。
照田蚕
也叫“烧田蚕”、“烧田财”,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,用火焰来占卜新年,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。
立秋的手抄报内容 篇5
在我的家乡——常德,有着十分独特的民风民俗。
在我的家乡有着一种独特的美食——鱼糕。每逢佳节,大家总会拿出鱼糕来品尝。它在家乡人民的眼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,是一种象征。
家乡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,就是在每年的十月份,村民们都会齐聚在一起,开一个小型的“跳蚤市场”,大家可以随意采购别人的农产品。整个集市活动要开展近十天左右,在此期间,大家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,希望来年的时候能有个好收成。
在这几天的时间里,大家也都没有在干农活了,全村人都会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今年有了个好收成。
一年又一年,家乡变了模样,但在游子们的`心中,“家乡”的情是永远也不会变的。
一年四季,四时八节,都有约定俗成的风气。别的不多说,先来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吧。
除夕之夜,燃放鞭炮、吃团圆饭,同各地一样,但又有讲究。一是给家中的猪、牛、羊圈和鸡笼鸭埘贴张红纸,点根蜡烛;给房前屋后的桃、李、梅、桔等果树和松、竹等也贴张红纸,祈求来年六畜兴旺、果实丰收、林木茂盛。二是要先祭拜祖宗。在祖宗的牌位前点燃香烛,摆上贡饭贡酒和三鲜(指鲜鱼、鲜肉、鲜鸡,当然都是蒸熟的,而且是热气腾腾的)。从家中最年长的开始,依次按辈分给祖宗跪拜。接着才是全家上桌吃团圆饭。饭后,一家老小围炉烤火守岁。小孩向长辈辞年,长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给小孩发压岁钱。
-
我们精彩推荐立秋的手抄报内容专题,静候访问专题:立秋的手抄报内容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26qx.com/shouchaobao/5092.html